秋游汉中,2017年大年三十初尝自驾之旅,成都途中难忘的晚餐与漫步

汉中 更新于:2025-09-12 05:33
  • 熙154513091
    秋游汉中
    2017年大年三十初次驾车到成都,中途路过汉中,吃了一顿晚饭,逛了某个街区夜景(现在已经不知道了),第二天早上又匆匆赶路了,所以汉中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。
    上周周末,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—汉中两日游,因时间有限,攻略以人文为主,形式上采取特种兵模式,自以为对汉中的人文历史做了一个粗略的浏览。
    星期六上午7点从平凉出发,一路高速,11:30就到了汉中,让人肉疼的是,过境费奇高,373公里收费253元。第一站直奔古汉台,“留此一坯土,犹是汉家基”,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中心,是刘邦在汉中当汉王时的行宫,现为汉中博物馆。蒙蒙细雨中,登上望江楼,便到了古汉台,在庭院园林中,参观了石门十三品陈列室、褒斜古栈道陈列室、东西华亭、桂荫堂,最令人欣喜的是早开的桂花香气袭人,感觉好像到了江南一样。从古汉台出来,吃了中午饭,步行饮马池,相传是西汉刘邦的军队驻扎在汉中时的饮马处,但见四周围栏,圆形的池中果然有一汪水,只是周边建筑杂沓纷乱,作为景点还是感觉打造不够。
    按照导航指示到了第三个景点拜将台。公元前206年,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,驻守汉中时经萧何推荐擢升韩信为大将军,在此举行拜将仪式。之后韩信提出"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"之计,帮助刘邦平定三秦,成为楚汉战争转折点,奠定汉朝基业。台高3米有余,现存遗址包含南北双坛、碑刻及后来打造的韩信事迹陈列馆及世纪大钟等景观。
    游完拜将台,驱车到兴汉胜境。兴汉胜境景区,是一个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全方位景区。景区内现拥有汉文化博物馆、汉乐府、兴汉城市展览馆、汉人老家街、丝路风情街五大主题聚落,集中展现汉中「汉家发祥地,中华聚宝盆」美誉。刚到景区外围,感觉人造痕迹明显,好像纯粹以演艺为主,参观门票100元有些不值。谁知进入景区内部,让人大开眼界,颠覆认知,尤其在汉文化博物馆内,气势恢宏的水下长廊,铺着红毯层层叠起的台阶、走廊两侧栩栩如生的壁画、精雕细琢金碧辉煌的屋顶装饰、先圣堂的巍峨壮观、先贤堂的群贤毕至,仿佛融入了那久远的大汉梦境之中,对历史的崇敬敢油然而生。感觉到这一天真的活得很值、人生没有虚度。
    星期天上午吃过早餐,向勉县进发。沿途先到石门栈道景区,不巧的是因为自然灾害,水库和栈道未开放,只能在景区内的文化园一游,核心区干脆到不了。文化园中靠河一侧十二生肖、两汉三国历史名人雕塑等让人仰望,另一侧是古今历史名人有关的文化长廊,一个来回走下来也很费时间。
    因为晚上要返回西安,所以剩下的时间只能到武侯墓和武侯祠一游了。蜀汉建兴十二年(234年),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曹魏时,因积劳成疾,病逝于五丈原军中,临终遗命葬于定军山下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载:“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,因山为坟,冢足容棺,敛以时服,不须器物。”定军山武侯墓景区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,园内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,以中院墓祠为中轴线,依次排列着乐楼、山门、照壁、拜殿、大殿、坟亭、墓冢、崇圣祠等建筑。陵墓为汉制“复斗式”,高4米,直径20.4米,周长64米,以八卦形汉白玉石栏砌围,石栏裙板上刻有35幅诸葛亮生平事迹图案。墓园内有汉柏22株,汉桂2株,距今1700多年,是我见过的最古老的树木。景区内还有各时代的碑石、匾额、对联、三国故事壁画等。武侯墓建筑群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。
    怀着崇敬的心情游完武侯墓,驱车12分钟就到了武侯祠景区。到景区售票处一了解,才发现无知害死人。景区内缴费旅行处有五个景点。像冷兵器陈列馆、天下武侯祠陈列馆、郡侯府、马超墓只能匆匆而过,武侯祠除过中轴线处主建筑,左右两侧也只能走到为止,不敢细观,总觉得比成都武侯祠规制大、文物多、影响深刻。唉,两天以来,把汉中的人文历史了解的比较广泛,但却不深刻,只能等到退休后,从容观摩浏览,也不枉虚度此生。
    不过,对我和老婆来说,走遍中国各地,不仅仅是增长见识、提高站位,更重要的是拓宽人生、增长厚度,与他人相比,也是赚了不少。

    #陕西汉中旅游# #汉中旅游# #汉中自驾旅行# #汉中公园# #汉中城夜景#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