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赋能未来,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

汉中 更新于:2025-06-30 06:23
  • 彬鹰
    #我在晒家乡#汉中地名的由来与汉水(今汉江)密切相关。汉水是长江的重要支流,汉中地区位于汉水上游,因此得名“汉中”。
    历史背景:

    先秦时期:汉中地区在夏、商、周时期为褒国所在地,先后属梁州、雍州。
    春秋战国时期:被称为南郑地,先后分属巴蜀、秦国。周赧王三年(前312年),秦国占领楚汉中郡,将汉水上游并入,郡治设于今安康。
    秦汉时期: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(前312年),秦始置汉中郡,郡治在西城(今安康)。东汉初,郡治迁入南郑(今汉中)后仍称汉中。

    名称演变:

    战国时楚国置汉中郡,郡治在汉水中游。
    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(前312年),秦国占领楚汉中郡,重建汉中郡,以汉水上游并入。
    至东汉初,郡治移今汉中地,沿称至今。

    汉中的得名最初是因为其在汉江流域的区位关系,而现在汉中市的主体在当时叫南郑。南郑的名称来源于西周时期郑国国君郑桓公的后代南迁于此,号为“南郑”。
    汉中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,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战略要地,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、军事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